专业导师微沙龙&实验室Open Day | 王保国:清氢向未来

早在150年前,法国的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大胆预言总有一天,水将成为燃料,其组成元素氢和氧可以单独使用,或共同使用,提供无穷无尽的光和热。今天,随着可再生清洁能源相关技术的发展,在能源革命、双碳目标的推动下,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布局氢能产业。

围绕发展氢能技术、推动零碳产业的话题,第10周专业导师微沙龙与化工系学生科协实验室Open Day”活动合作,举办清氢向未来专题微沙龙,邀请同学与化工系长期从事氢能领域研究的王保国教授,开展面对面交流。

2022430日中午1000-1400,化工系第十四期化工专业导师微沙龙及实验室Open Day活动成功举办。本次微沙龙主题为清氢向未来,由化工系教授王保国老师主讲,来自化工系和探微书院的17名本科生参与了此次活动。

211F7

沙龙现场

首先,王老师热情地询问了同学们的一些基本情况,希望大家成长为好学生,注重培养好奇、好问、好思、好读、好言的能力。站在人类能源发展和国家需求的角度判断,氢能是人类能源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氢能转型和高效利用是我国能源低碳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王老师及其团队在碱性膜电解水制氢的相关研究中,做出领先技术成果。

随后,王老师介绍了我国的能源发展现状,从世界各国人均用电量看,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均用电在世界平均以下,而美国是我们的4倍多。此外,我国能源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挑战。资源上,我国原油70%多靠进口,天然气39.2%,核电原料铀对外依存度高达80%,我国煤炭生产、消费均占世界第一位。总的来看,我国化石能源储量无法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环境上,我国面临着CO2排放高、部分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引导下,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成为我国保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19396

主题演讲

接着,王老师展示了电解水制氢技术内容,以及王老师团队的科研成果。最早在1927年,挪威的海德鲁公司将电解槽实现产业化。由于耗电量高等问题,目前制氢手段主要是天然气制氢、煤制氢。碱性膜电解水制氢作为前沿技术,具有诸多机遇与挑战。采用这种技术制氢,可实现电解槽快速启停;不使用贵金属催化剂和昂贵的质子膜,造价较低;电流密度高。针对该技术面临的关键技术瓶颈,即缺乏好的碱性离子膜和催化电极,王老师及其团队在耐碱有机/无机离子膜研究上持续努力,开发出第一、二代制膜技术。在电极研究上,制备出了高稳定、高活性的催化电极,实现长期稳定运行。

最后,归纳清氢向未来主题,展望氢能未来的应用。王老师分享参观英国伦敦的科学博物馆经历,阐述瓦特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大规模利用煤炭,进入工业革命时期。追溯化石能源使用过程,看出脱碳是发展的大趋势,氢能是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王老师介绍了氢能典型利用场景,包括工业氢原料的零碳替代、加氢天然气应用、氢能交通与加氢站现场制氢等。在航天工程领域,宇航员在空间站中生存所需的氧气,也是通过电解水技术制备。冬奥会上点燃的微型火炬,开启了建设氢能社会的征程。通过清华师生的不懈努力,会让水和阳光代替明天的石油。


在微沙龙之后,王保国老师带着同学们进行了实验室参观。利用工物馆四楼的展板,王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膜技术与工程研究中心的多项研究成果,包括可用于医疗的ECOM膜、可用于水处理的PVDF膜等。在电化学能源转化与储能研究室,还介绍了锌-空气电池、全钒液流电池等领先技术成果。

24A35

同学们和王老师合影留念


本次微沙龙上,王老师非常鼓励同学们提问,师生现场交流互动,进行了有益的问答。以下为部分摘录:

Q:关于世界各国能源消耗,中国前面有许多发达国家,他们对碳中和有什么做法?尤其是美国拥有4亿人口的大国?此外,大部分发达国家主要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和工业相比,哪个能耗大?这对我国经济结构有什么影响?

A目前,工业能耗比第三产业多。但是,随着技术进步,增量会逐渐趋于变缓。从本人在波士顿的直接经验,包括从照明、空调、排风等日常生活体会,美国能源消费观念与我们不同,人均消耗能量更多。这似乎浪费,但是确实舒服。人类社会的欣欣向荣,与大量能源消费有直接关系。欧洲为内生能源转型,在推动碳中和上力度比较大,计划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美国为外向型,和欧洲考虑角度不同。美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靠输出高技术产品,用领先技术支撑贸易发展。理工科的学生要学会发现问题,找到解决能源转型的技术路径。


Q:为什么不直接用新能源发电而要制氢?

A:电有品质之分。风电、光伏波动大,品质不好,常被称为垃圾电,对电网不友好,产生大量弃风、弃光问题。氢气作为一种优秀的能量载体,既能够方便储存,又能够远距离管道输送。


Q制氢储氢成本高,且有安全隐患,氢能作为能源,有什么经济上和安全上的问题?

A在安全方面,氢是易燃易爆物质,这个属性无法改变。但是,这是有条件的,如同天然气也有类似属性。提高用氢过程安全性,涉及氢产品、技术、建设规范等问题,关键是怎么建立一个体系,保障氢能安全。安全和危险是相对的,无知是最危险的,需要了解氢的性质,普及氢能知识。有关价格问题,氢气是二次能源,目前主要作为化学品,用于合成氨工厂和炼油化工过程。通过技术发展,降低制氢能耗,能降低部分成本,但核心是降低一次能源价格。例如,可以参考光伏发电价格降低过程。技术要与市场、政策等条件相匹配,才能产生新的社会价值。


Q我国陆上可再生能源资源总量够支撑社会发展的需求吗?

A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的风力资源、光伏资源、海洋能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光伏资源最多。如果资源完全利用,能够代替目前的火力发电厂还有富余。但是,必须考虑能源保供,需要逐渐替代,将技术和经济综合考虑。关键是核心技术要搞起来,每个技术都有长处、短处,要从长远考虑,多种能源并举。


Q:氢能相对于其他能源,有什么明显优势?

A:地球表面71%被海洋覆盖,这是基本事实。开发氢能技术,不受资源限制;利用氢储能,释放能量后又变成水,构成零碳能源循环,而且,不受地理位置限制。


Q2060年碳中和时,氢能会在其中占有多大比例?

A这与国家规划有关,要考虑到社会成本,以及产业转型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