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
15
北京交通大学环境学院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膜材料与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合作近日在国际分离纯化领域著名期刊《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上发表了题为“Ultra permeable positively-charged TMA/VBC-g-PSf loos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s for effective salt/dye separation”的研究论文。该文章共同第一作者为北京交通大学环境学院吴欢欢副教授和郝桐桐硕士;共同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林亚凯副研究员...
-
2025-03
13
3月10日,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膜材料与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晓琳,膜分离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林亚凯,膜技术与工程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田野到鄂尔多斯实验室调研。鄂尔多斯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白丁荣,实验室副主任、首席科学家杨艳辉,技术副主任张晨曦,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全体员工参加座谈交流。王晓琳教授以《面向煤化工碳中和的水资源化——膜法工业节水》为题作报告,围绕工业节水与膜技术应用展开讲解,系统阐述...
-
2025-03
0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唐元晖副教授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林亚凯副研究员近期于Desalination(2025,600,118506)发表题目为“Preparation of a polysulfone loos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with gradient structure via hybrid-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for the efficient separation of dyes/salts”的文章。该文章第一作者为唐元晖副教授,通讯作者为林亚凯副研究员。【研究亮点】●通过复合相分离(HIPS)法首次成功制备了...
-
2025-02
06
全固态电池是下一代储能技术竞争的关键制高点。聚合物电解质以其轻质、高柔性和良好的加工性等优点,在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的固态锂金属电池领域有着巨大潜力,但目前其受到极性聚合物链主导的锂离子溶剂化结构的影响,导致电解质 / 电极界面不稳定,恶化的电池性能。因此,迫切需要为固态聚合物锂电池量身定制一款高性能的电解质。清华大学化工系刘凯团队报道了一类不对称锂盐:选择性氟化芳香型锂盐,用于调节聚...
-
2024-12
20
文 章 信 息在AEM膜内设计超稳定OH-通道提升电解水制氢性能第一作者:庞茂斌通讯作者:王保国*,徐子昂*单位:清华大学化工系研 究 背 景在阴离子交换膜(AEMs)中构建连续亲水传输通道,对于实现离子的快速迁移,以及提升电导率至关重要,应用于电化学过程中,可显著降低能耗。传统AEMs通常采用疏水性柔性主链与亲水性阳离子基团通过自组装形成离子通道。然而,通过自组装所形成的亲疏水区域分布不均、传递通道连续性较差...
-
2024-11
29
锂金属电池(LMBs)被视为当前锂离子电池(LIBs)的有希望的替代品。然而,高电压LMBs的极端操作电位带来了挑战,其中很少有电解液表现出热力学稳定性,导致在电极-电解液界面不可避免地分解。结果,不溶性分解产物在电极表面形成了一个钝化界面,从而实现了电解液的动力学稳定性。理想情况下,这样的界面应该提供完整的电子隔离,有利的离子导电性,足够的机械强度和韧性,以确保LMBs的长期循环稳定性和倍率能力。不幸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