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开发清洁、可持续且低成本的替代能源迫在眉睫。渗透能(又称"蓝色能源")利用海水与河水间的盐度梯度产生吉布斯自由能差,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可再生能源方案。膜基反向电渗析(RED)技术可将盐差直接转化为电能,但其核心组件——离子选择膜长期依赖聚合物材料,存在选择性差、内阻高、转换效率低等瓶颈,严重制约了渗透能的规模化应用。
清华大学王海辉教授、丁力副研究员团队创新性地利用棉纳米纤维(CNFs)作为桥接单元,开发出高性能MXene/CNF复合膜(MCM)。该设计解决了传统MXene膜因纳米片紧密堆叠导致的通道狭窄、表面电荷不足及机械强度弱(仅22 MPa)三大缺陷。CNFs的引入使膜结构从致密层状转变为松散堆叠,扩大了离子传输路径并降低传质阻力;同时,MXene与CNFs的丰富官能团显著提升了负空间电荷密度,强化了阳离子选择性。复合膜机械强度跃升至145 MPa(提升7倍),在模拟海水(0.5 M NaCl)与河水(0.01 M NaCl)混合条件下,输出功率密度达9.7 W m⁻²,能量转换效率高达28.6%。
文章简介
1.材料设计与结构表征
研究团队通过温和的MILD法从Ti₃AlC₂中剥离出平均横向尺寸4.6 μm的Ti₃C₂Tₓ MXene纳米片(图2a,b),并与天然棉衍生的CNFs(平均直径5.7 nm,图2c,d)复合。真空辅助过滤制备的MCM(图1, 2e,f)呈现均匀层状结构(图3a)。高分辨表征显示,CNFs通过氢键桥接MXene纳米片(图3i),使层间距扩大(XRD峰左移)。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2D-WAXD)证实CNFs适度降低了膜取向度(取向因子f从0.80降至0.76,图3d-h),形成更多迂曲通道,利于离子传输。
图1 MXene/CNF复合膜(MCM)制备示意图。MXene纳米片与棉纳米纤维(CNF)通过羟基(-OH)、羧基(-COOH)等官能团桥接结合
图2 材料制备表征。(a) MXene(Ti₃C₂Tₓ)纳米片的扫描电镜(SEM)图,插图为显示丁达尔效应的分散液照片;(b) MXene纳米片尺寸分布;(c) CNFs的透射电镜(TEM)图,插图为分散液照片;(d) CNFs直径分布;(e) 真空过滤法制备MCM流程;(f) MCM实物图
图3 膜结构表征。(a) MCM的均匀相图;(b) 截面SEM图;(c) 高倍TEM图(CNFs插入区域纳米片排列变形);(d-g) MXene膜与不同CNFs负载量MCM的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2D-WAXD)及方位角分布;(h) 基于(002)晶面的取向因子对比;(i) CNFs与MXene的氢键作用示意图(电荷密度差图中黄色/蓝色分别代表电子增益/损失)
2.化学键合与机械强化
FTIR与XPS谱图验证了CNFs的成功嵌入:在MCM中检测到CNFs特有的C=O(羧基)和C-O峰(图4a,b)。氢键网络大幅提升了膜稳定性——超声处理后MXene膜溶解而MCM完好,抗溶胀测试表明其干/湿态通道尺寸几乎不变(图S13)。纳米压痕与拉伸实验显示,MCM模量达11.6 GPa(MXene膜仅4.3 GPa),拉伸强度提升至145 MPa(图4c-e),优于已报道的二维材料膜(图4f)。
图4 键合与机械性能。(a) MCM与CNFs的FTIR光谱;(b) 膜的C 1s XPS谱(MCM出现C=O特征峰);(c) 纳米压痕载荷-位移曲线;(d) 膜模量对比;(e) 拉伸应力-应变曲线;(f) 与文献报道膜的强度/应变对比
3.渗透能捕获性能
在50倍盐度梯度下,MCM的阳离子迁移数高达0.90(图5f)。其表面电荷主导的离子传输表现为:低浓度时电导率与浓度无关(双电层效应),高浓度时呈线性关系(图5c)。通过优化CNFs负载量(MCM-0.10),输出功率密度达9.7 W m⁻²(图5i),远超原始MXene膜(3.49 W m⁻²)。过量CNFs会阻塞通道导致性能下降。实际海水(中国南海)与河水(万泉河)测试中,MCM功率密度达6.5 W m⁻²,超过商业化基准5 W m⁻²,且连续运行10天性能稳定(图5j)。
图5 渗透能捕获性能。(a) 离子传输测试装置;(b) KCl溶液中MCM的电流-电压曲线;(c) 不同浓度下离子电导率(低浓度区平台表明表面电荷主导);(d) 正/反向离子扩散示意图;(e) 正/反向扩散的I-V曲线(对称性验证);(f) 阳离子迁移数与能量转换效率;(g) CNFs调控通道尺寸与电荷的机制;(h,i) 电流密度与功率密度随外阻变化;(j) MCM的长期稳定性;(k) 已报道二维材料膜性能对比
4.总结与展望
该研究通过CNFs桥接策略,构建了兼具高机械强度、大通道尺寸与强负电荷密度的MXene复合膜,为渗透能捕获提供了新思路。其实际海水/河水测试性能超越商业标准,证实了应用潜力。该"纳米纤维增强二维材料"的设计范式,有望推动MXene膜在能源转换领域的规模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