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
30
2021年9月28日下午,清华大学化工系膜技术与工程研究中心(膜中心)实验室安全培训暨安全活动月的总结会在清华大学工物馆422召开。膜中心安全活动月是在化工系膜分离中心党支部(膜中心党支部)倡导下举办的,是化工系下属单位首次举办的安全活动月活动。化工系副主任徐军副教授,化工系安全助理丁立老师,膜中心主任王晓琳教授,膜中心党支部书记王保国教授,膜中心王海辉教授、余立新教授、刘凯助理教授、林亚凯助理研究员以...
-
2021-09
15
近日,清华大学的王海辉教授与华南理工大学的魏嫣莹研究员合作,在国际权威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上发表题为“A Lamellar MXene (Ti3C2Tx)/PSS Composite Membrane for Fast and Selective Lithium-Ion Separation”的通讯文章。该文章通过实验探究结合理论模拟的手段证实了限域尺寸和化学环境两者协同作用对离子传输以及目标离子选择性分离的影响规律,为后续二维材料膜在离子的选择性分离领域提供了指...
-
2021-09
15
9月13日,第三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清华大学化工系王海辉教授“榜上有名”。 “科学探索奖”是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与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携手杨振宁、毛淑德、何华武等科学家,于2018年11月9日共同发起设立的,从2019年起每年评选一次。该奖项旨在激励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以及前沿技术探索人才,鼓励他们面向未来,积极探索,形成对政府科技奖励体系的有益补充。王海辉教授在无机膜分离、膜催化反应和电催化氮还原...
-
2021-09
13
化工系膜中心王保国教授课题组,围绕阴离子交换膜(AEMs,碱性膜)为基础的电解水制氢过程开展研究,为大规模“绿氢”制造奠定膜材料基础。现有阴离子交换膜存在耐碱性差、性能衰减显著的问题,严重制约电化学能源储存与转化技术发展。设计稳定的高分子结构是提升AEMs 稳定性本质途径。现有 AEMs 的寿命短、膜性能不稳定的根本原因,在于高分子本身化学结构耐碱性较差。论文从两方面展开分析,一方面是由于包含杂原子(O、S 等...
-
2021-09
13
2021年9月10日下午,应清华大学化工系膜技术与工程研究中心(膜中心)王晓琳教授的邀请,杭州匠容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总裁、清华苏州研究院工业水处理中心——废水脱盐及资源化研究所所长王大新博士在工物馆324A作了题为“电渗析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方向”的线上线下结合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林亚凯老师主持。 图1 王大新博士作报告图2 线上听众积极参与提问报告中王大新博士基于多年的行业从业阅历和技术研发经...
-
2021-09
10
2021年9月9日,清华大学化工系膜技术与工程研究中心(膜中心)和清华大学化工系膜分离中心党支部(膜中心党支部)在工物馆332室联合举办首次在站博士后学术论坛活动,旨在加强博士后之间、博士后与老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多学科间的思想交叉碰撞。王晓琳教授、王保国教授、余立新教授、王海辉教授以及膜中心12名博士后老师参加了本次学术论坛。膜中心刘凯助理教授、林亚凯助理研究员主持了本次学术论坛。图1 王晓琳教授致开幕...